【台南】垃圾場的美麗重生-巴克禮紀念公園
2014-07-23 09:23:15 顏思淳 報導
「我有一個夢,夢想有一天那條被人遺忘的河道能重見天日。 我有一個夢,夢想有一天我的小孩能和鄰家的小孩手牽著手,踏著蜿蜒的步道,穿過美麗的公園,平安的上學去。」台南市崇明里里長李仁慈曾如此說道。
城市中難得能見到公園綠地,此處草皮翠綠、樹木繁茂,長長的步道延伸,小巧的木橋座落其中,整片公園清新舒爽,是鬧區中最寧靜的空間。
巴克禮公園位於台南東區,與一旁的台南市文化中心相望,佔地三公頃。從前的巴克禮公園其實是一塊雜草叢生的垃圾傾倒地,也未有完善規劃。直到 2004 年在里長李仁慈與里民的努力下,用雙手清出近 180 多趟垃圾車的垃圾,加以建設、悉心照料,自此才讓這塊土地重生,成就優美宜人的公園。此外,巴克里紀念公園更獲得全國十大優良公園、國家卓越建設等獎項之肯定。
(巴克禮公園一隅,綠意隨處蔓延/顏思淳攝)
為求與環境自然的結合,巴克禮公園內並沒有太多人工建設,反倒有許多野生鳥類、蛙類及昆蟲,是城市中難能可貴的自然生態保留地。
公園的命名乃是為了緬懷巴克禮牧師(Rev. Thomas Barclay)。英國籍的巴克禮牧師在 1875 年時前來台灣宣教,創建了台南神學院、台灣教會公報社,並將聖經翻譯成台語羅馬拼音,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。1895 年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,巴克里牧師更與日軍交涉、保護府城無辜的百姓不受害。此一奉獻的精神令人感佩,後人便以此自然公園來紀念巴克禮牧師。
(巴克禮紀念公園入口處的立牌/顏思淳攝)
巴克禮紀念公園也不定期舉辦許多生態觀察、藝文及音樂等活動。這樣的巴克禮公園,不僅是鄰近居民散步休憩的好去處,也是土地重生的模範、是奉獻精神那生生不息的象徵。
留言列表